
“我刚把他捡回家的时候,他全身是脏的,像个黑乎乎的团块。我以为是脏了就给他洗洗,结果洗了半天,越搓越黑,我这才知道原来这是个外国的小孩。”
说这话的是一位上海阿婆,大家都叫她“朱阿婆”,不过没人知道她的名字,只知道她姓朱。
今年70多岁的朱阿婆和许多同龄人一样,孩子们已经成家立业,孙子孙女遍地跑,本该悠闲地享受晚年的她,却始终放心不下一个特别的孙子。
展开剩余87%这个孙子并非她亲生的,而是她捡来的弃婴。令人吃惊的是,这个如今已经长成一米八的年轻小伙子,皮肤黑黑的,卷着头发,长着典型的黑人特征。
23年前的一个清晨,50多岁的朱阿婆像往常一样来到附近的公园散步锻炼。正当她在健身器材旁拉伸时,草丛里忽然传来几声“猫叫”。朱阿婆心地善良,以为是她常喂的小猫生了小猫崽,于是走过去一探究竟。
拨开杂草后,她惊讶地发现,发出“猫叫”的竟然是一个还没满月的小婴儿。
朱阿婆有一儿一女,她性格温柔,孩子们也很懂事,她一直是个充满母爱的人。面对眼前被遗弃的小婴儿,她立刻感到心疼。这时,婴儿赤裸着身体,脖子和手腕上长满了湿疹,身上也被蚊虫叮咬得布满了包。
她急忙把孩子抱起,询问周围的人是谁家的孩子,但大家都摇摇头表示不认识。看着婴儿因饥饿而变得虚弱,朱阿婆决定把他带回家喂奶并给他洗个澡,至少不让孩子死在这草丛里。
谁也没有料到,朱阿婆抱回家后并没有简单地喂奶和洗澡,而是开始了20多年的抚养之旅。
回到家后,朱阿婆从女儿家带回的奶粉中找出一些,泡好奶粉后喂给婴儿。小婴儿吃得很快,精神也好了不少,他用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朱阿婆和四周。朱阿婆发现婴儿的头发与普通婴儿不同,是卷曲的,像是她前几天见过的一个老朋友做的纹理烫。
她想着,可能是孩子父母的基因问题,才让孩子有了卷发。而且婴儿的皮肤也有些脏,毕竟被遗弃在外面,身上黑了些也很正常。
不过考虑到天气太热,婴儿又身体虚弱,朱阿婆决定第二天再给他洗澡。
第二天,她烧好热水给婴儿洗澡,却发现无论怎么搓,孩子身上仍然黑乎乎的,像是涂了酱油一样。朱阿婆慌了,心想这孩子不会得了什么难治的病吧。她急忙抱着婴儿去医院,担心他有病。
在医院,医生一看便说道:“大姐,怎么抱着个外国小孩呀?”
原来,这个婴儿并不是脏了,而是天生的黑人,皮肤黑,头发卷曲是他种族的特征。听到这个,朱阿婆既惊讶又高兴,幸好孩子身体没问题。
回家后,朱阿婆的儿女得知她捡回了一个黑人弃婴。儿子问道:“那你打算怎么办?问过社区了吗?这个孩子能不能送到福利院?”
朱阿婆听了沉默了一会儿。她知道,孩子需要的物品和开销让她的生活压力倍增,而她也已经是年纪不小的老人。然而,看到孩子熟睡的面容,朱阿婆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养育这个孩子。她给孩子取名叫朱军龙,和自己姓氏相同,并把他当成亲孙子来抚养。
尽管儿女和邻居们不理解,朱阿婆依然坚定地做出了决定。她开始为朱军龙买纸尿裤、奶粉等婴儿用品,并且不顾重重困难,一心一意抚养他。
朱军龙很快成了一个活泼调皮的小男孩,总是与邻居的小朋友们玩得不亦乐乎。每当打破玻璃或拔掉小菜苗时,朱阿婆就会耐心地教育他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朱军龙逐渐长大,到了上学的年纪。然而,由于没有户口和出生证明,朱军龙一度成了“黑户”,这让朱阿婆陷入了困境。
幸运的是,社区的工作人员帮助她解决了这个问题,最终为朱军龙办理了身份证明,让他顺利进入学校。
朱军龙开始上学后,起初由于肤色问题,同学们对他有些排斥,甚至取笑他为“黑煤球”。但朱军龙并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,依然乐观开朗,主动和同学们交朋友。
最终,他凭借自己开朗的性格和朱阿婆做的美味小吃,成功融入了班级,交到了很多朋友。
朱军龙顺利地完成了小学和初中的学业,甚至成功考入了上海建桥学院。他的成长与努力,让朱阿婆无比欣慰。
每到周末,朱军龙都会回家看望朱阿婆,陪她聊聊学校的趣事。朱阿婆也常常回忆起当初捡到这个黑人弃婴时的情景,感慨万千。
如今,朱军龙已经是大学生,而朱阿婆也在逐渐年老的岁月里,依然在默默守护着她的“黑人小孙子”。
发布于:天津市贵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